数计新闻1

【记者手记】水滴石穿业精不舍,海阔天高学贵有恒 ——专访我院16级优秀毕业生吴瑞文、罗宇轩、程浪、陈明慧

发布者:记者站发布时间:2020-06-13浏览次数:559

本站讯(学生记者:徐枫曾宇周平平张艳张书峰责任编辑:余心怡)清晨的校园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踏着匆忙的脚步,三点一线的日子度过了无数,去往图书馆自习室的路上印满了他们的脚步,深夜里的星月和书桌上的台灯与他们相伴良久。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那些奋笔疾书、伏案前行的日子终未负他们,那些挑灯苦读的清冷夜晚终未负他们,星星和月亮亦未负他们。他们划开阴霾迷茫的波浪,走出波涛汹涌的挑战,带着冲向蔚蓝的理想,一路向前。5月31日下午,笔者有幸采访到我院16级优秀毕业生吴瑞文、罗宇轩、程浪、陈明慧,与我们一同分享其考研路途中的心路历程。


吴瑞文,中共预备党员,我院16级网络工程专业学生,曾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2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在校期间获得“三好学生”、“新闻宣传报道优秀个人”、“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入中南大学电子信息专业。

罗宇轩,中共预备党员,我院16级软件工程学生,曾获得创客大赛“三等奖”,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通讯员”、“新闻宣传报道优秀个人”称号,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入江西财经大学电子信息专业。


陈明慧,中共预备党员,我院16级软件工程学生,曾获得三等奖学金、江西服务外包大赛三等奖、建行杯创新创业一等奖,于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入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


程浪,中共党员,我院16级软件工程学生,曾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在校期间获得“优秀学生干部”、“新闻宣传报道优秀个人”、“优秀团员”等称号,于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入江西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困于心调于行

在吴瑞文和罗宇轩看来,努力让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的过程是充实的。每天按照自己的步伐,不断巩固知识、掌握单词……前进的过程让他们忘记枯燥。当然考研的过程中偶尔也有失意,找到正确调整自己的方法尤为重要。吴瑞文讲到:“心情不好或者学习效率低下的时候,我就会去操场跑步,五圈、十圈……每当自己想要放弃的时候就和自己说:坚持下去!考研的过程也是一样的!”。陈明慧则选择约上研友去篮球场打球,让坏情绪随着汗水一起挥洒掉,“运动是个很好的调节自我的方式,放松心情的同时强健了身体,为考研冲刺的过程做足准备”。

 来时皆少年,同去尽扬帆

谈及记者站工作经历时,似乎气氛都热烈了起来。程浪、陈明慧表示:“记者站给我带来了一群好友,平时的我们欢声笑语,考研的日子大家相互鼓励、共同前进。”在记者站工作三年的罗宇轩和吴瑞文更是收获颇多,他们讲到:“研究生复试考察学生专业知识素养的笔试的同时,也会侧重对综合能力的考察,专业能力、知识面、英语口语技巧一向都不能落下,而在记者站中学到的知识、锻炼的口才对我的复试带来极大的帮助。当然大学期间也建议大家尽可能多地参加学科相关竞赛,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大道青云,我辈得出

当你达成一个梦想,你会获取等值的力量,而想得到更大的力量,必须完成更大的一个梦想,一言而蔽之,梦想没有最大,只有更大。力量没有最大,只有更大,当你将一个梦想达到顶峰时,你会给自己另一个全新的梦想,这是你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的唯一方式。考研的过程是一条很长的战线,考研中需要耐得住寂寞,禁得住外界的诱惑,要有很强的自制力,这个过程是孤独的,追逐梦想本就是孤独的过程。四位学长们在现场谈论当初为考研奋斗的日日夜夜,再回首,那些遥远好似历历在目;再回首,艰辛中也常有感动温存;再回首,苦涩后的回甘初始稚步笔者似乎也深切感受到了学长们过去日日夜夜的艰辛,而这些日夜的艰辛,自习室的孤灯明白,宿舍的桌椅知道,半身高的草稿纸清楚。

 

记者后记:再一次品味这段旷日持久的战斗岁月,冥冥中会感动不已。在电影《托斯卡尼艳阳下》中,马蒂尼告诉弗朗西斯,在意大利和奥地利之间,有阿尔卑斯山脉的一部分,名叫西莫林山,它的陡峭是无法想象的,人们在有火车之前就在这里修建了穿越阿尔卑斯山脉的铁路,以连接维也纳和威尼斯。因为他们知道,总有一天会有火车的。而在电影的片尾里,一列红色的火车在暖色调的画面里缓缓驶来——每一个人都有那么一段时期走在十字路口”,但是,你要相信,相信总有一天你会再次得到幸福,就像托斯卡尼人说的那个关于火车的传说,在可以乘火车旅行前就建了穿过阿尔卑斯山的钢轨,他们建了,他们知道总有一天火车会来的。就像是考研,因为我们知道总有一天会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