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宜春学院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25年4月,设有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
学院学科专业建设逐年提升。拥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宜春学院—中软国际基地”,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互联网+中医药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1个江西省教育系统名师工作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列为江西省高校首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是江西省品牌专业、2021年教育部确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专业硕士授权点列为学校重点建设硕士点。
学院师资雄厚。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研究基础扎实、学术思想活跃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0余人,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近50人,博士15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1人,省“千人计划”2人,江西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2人,赣鄱俊才支持计划•高校青年领军人才1人。1位教师获江西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位教师获二等奖、2位教师获三等奖。
学院教学设施完善。学院积极引入政府、企业、行业等优质资源共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设有专业实验室20余个。产业学院采用2.5年(宜春学院)校内基础教学+1.5年(宜春市大数据产业园)园区实践教学(含实训、实习与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更好达成育人成效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产业学院设有开放的软件工厂,现有工位90余个,承接软件项目供学生实习提升。2024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
学院教学成效显著。2017年、2019年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连续两届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20年获批国家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先后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学生每年在 “华文杯”(数学)全国师范技能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国家级和省级一、二、三等奖300多项。